“我们国家的平板显示产业自主创新之路发展不过十多年的时间,但在‘政产学研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产业已跨越技术高门槛,形成了真正的高端制造。”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在接受光明日报融媒体、光明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信息时代就是所谓的“八屏一网一云”,作为信息产业的支柱,平板显示是我国电子产业最先能达到“制造强国”的产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OLED显示作为突破口,打造OLED产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从技术能力上看,我国液晶显示产业已从传统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SiTFT)向低温多晶硅(LTPSTFT)、氧化物半导体(IGZOTFT)全面提升,显示屏分辨率从高清2K向4K、8K,甚至10K的超高清显示技术发展取得突破。
从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OLED作为新兴显示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全球面板厂商也在AMOLED领域积极布局。2016年10月,河北固安云谷启动第6代兼容全柔性的AMOLED生产线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打造我国OLED产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产业核心优势起到重要的作用。”欧阳钟灿称。
2013年,欧阳钟灿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期间,已连续当选两届政协委员的他,几乎每一年都会围绕显示技术产业来开展两会提案,其中包括把平板显示研究纳入国家重点专项。
2016年两会上,欧阳钟灿代表行业专家建议把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正式纳入《中国制造2025》的提案,得到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当前,国内许多厂商正加强超大面板液晶显示技术与ADSDS广角技术、柔性AMOLED技术、8K/10K超大尺寸及超高分辨率技术,以及虚拟显示和增强现实技术的研发,争取抢先国际量产。
“2016年第三季度起,国家开始布局“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其中重点专项“新一代OLED材料与器件”的启动,我认为多少和我代表产业专家所提的提案与建议有关系。”履职十年,欧阳钟灿认为自己比上一届进步了许多。对于OLED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欧阳钟灿则表示市场需求和潜力非常大。
当前,我国OLED显示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在缓解我国信息产业了“缺芯少屏”的被动局面,新型显示技术也面临重大突破和变革。欧阳钟灿表示,在已有的成就基础上,国家应进一步支持OLED产业发展,将OLED作为突破口,加强研发和产业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打造OLED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