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照网讯11月15日下午,在北京国际会议心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领导,跨国公司总裁、国际知名专家与学者就半导体照明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最新政策、观点与动向。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任树本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照明节能工作,“十二五”以来采取了众多措施,持续推进中国照明产业的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十三五”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改委将推动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并引导LED健康产业有序发展。将重点推进顶层设计、推动核心技术,高端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引导LED照明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国产的LED产品和技术走出去等工作。
德国欧司朗副总裁FrankHOHN作报告
当前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处于多重动力共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充满着变化、机遇与挑战。德国欧司朗副总裁FrankHOHN作题为“LED产业的全球趋势与机遇”的报告,解读产业趋势。如今智能化、物联网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LED也不例外,FrankHOHN分别从工业发展、AR/VR、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角度展开论述。他表示,LED最终应该实现多赢,光品质关系到性能、健康和幸福,对于使用者来说,关系到健康,性能,生物节律,睡眠质量。从环境的角度,则关系到需求与能源效率的平衡等,从产业的角度,则关系到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
氮化物材料与装备的研究一直是行业的研究重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介绍了氮化物材料与装备研究前瞻。中村修二从LED照明、MicroLED显示、激光照明以及未来的照明等角度分享了照明的发展。他认为,代LED主要是以SiC和Si为衬底,第二代LED是氮化镓衬底,第三代SSL是激光照明。他同时表示,对于照明与光线而言,太阳光是的,人们也通过LED来模仿太阳光的模式和方法,比如利用利用蓝光LED合成白光,进而加入红光等模拟太阳光的不同波段和组成。MicroLED显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利用GaNμLED,显示可以更有效率。
物联网(IoT)和LED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个用物联网来构建智能路灯照明,和用基于路灯的物联网来构建智慧城市的新时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网络生产线首席技术官周芜作题为“用智慧路灯构建智慧城市”的主题报告,分享了该领域的相关技术挑战、商业机会,以及华为照明物联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它们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周芜表示,物联网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未来可以达到1.9万亿的规模,智慧城市就是物联网价值挖掘的一部分,而LED+物联网也可以成为智慧城市的连接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LED照明由替代应用向按需照明和超越照明迈进,半导体照明产品价值提升、光品质,LED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等成为焦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前校长瞿佳分享了照明与视觉健康等的研究内容。视觉健康有三个基本的要求:看得见,看得舒服,看得持久。照明与近视、视疲劳等都有密切关系,人工照明,光照的强度、光谱的性质、光照的时间、光照的方式、光照的部位等都要认真去研究。照明还与皮肤黏膜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有关系。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可以用不同的光来治疗不同的疾病,目前已有多种光治疗法,比如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等。
当前LED照明发展很快,但光对于健康的作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研究,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照明对健康的作用机制不清,缺乏针对中国人和特殊人群的健康照明标准体系,当前照明产品同质性较高、缺乏创新等,未来要进一步研究照明对于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病理和治疗机制,以大数据为基础,量化健康评估体系等。